在人類歷史進程中,洪澇從來都是最常面臨的自然災害,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治水和防汛抗洪經驗:大禹疏導洪水的方法,成為后世治國的借鑒;西漢賈讓治河三策中的“人工改道,避高趨下”的“上策”方案,充分體現了人與洪水和諧相處的思想;明代水利家潘季馴在長期治黃實踐中總結出的“筑堤束水、以水攻沙”的治黃方略,更是對今天的黃河治理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。
今年夏天,持續強降雨導致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洪澇災害,災害造成江蘇、安徽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廣西、重慶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等11省區的人民深陷災害之中。于是,湖水與路面打成一片,分不清哪里是湖,何處是路。地鐵瞬間變瀑布、小區瞬間變海上人家,與其說可以啟動看海和潛水模式,不如說讓見者倉皇聞者神傷了。
對付極端天氣可能帶來的洪澇災害,防汛方式有很多種,防患于未然仍是正道。
防洪沙袋;移動折疊式堵水墻;人工封堵潰口;
注重城市水網管道的建設,建設可持續的城市排水系統,滲透雨水、轉移雨水、儲存雨水,延緩了雨水的流失或蒸發;智能化的雨水資源管理;用可透水的地磚鋪裝替換了瀝青路面,路面下的蓄水層與下水道系統聯通,將雨水排往蓄水池、自然溝渠、坑塘或雨水濕地,并加以回收利用。
這些都綜合城市的發展模式、規劃、土地利用等,需要各個專業的配合。而另外也有一種鋁制防洪工具進入我們視線--鋁合金防洪擋板,其擋水核心是讓水進入鋁梁內部以增加防洪擋板重量。由15cm厚的鋁合金壓制成長2m的口字型鋁梁。
在防洪墻建造的時候,會和加固的鐵釘連在一起,作為一個基座;再嵌入螺栓,墻與鋼柱通過螺栓連接,之后安裝基座板,基座板設有專門墊圈,與混凝土基礎完全密封,形成一個防水的密封。據稱在洪水的情況下,三個人工作的船員可以在兩小時內安裝1200平方英尺的防洪擋板,這種防洪擋板一般可以用50-100年,甚至更長,這種裝配式防洪墻可用于建在混凝土結構地基的大壩或河堤上,安裝拆卸自由方便。
這些鋁合金防洪設施如鋁合金防洪擋板(鋁合金防洪墻)等,雖還不普及,但具有明顯社會效益。
鋁合金防洪擋板具有質量輕、耐腐蝕、可回收循環使用,且廢料殘值高、安裝簡單等特點。按每米鋁合金防洪墻40公斤計算,則1公里長、2米高的防洪墻用鋁量約400噸。
自然災害面前,我們真的太渺小,每次災難,暴雨中的那一抹背負起生命重量的亮橙色,總讓我們覺得溫暖感動,而當一道道銀白色的鋁合金防洪擋板將洪水拒之門外,我們同樣欣慰,每一種努力方式都值得感動,每個鮮活的生命都值得尊重,愿健康平安永隨!